时间: 2025-05-01 12:0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02:54
洗垢寻痕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清洗污垢并寻找痕迹。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问题或调查情况时,彻底清除表面的障碍,以便更清晰地发现问题的根源或证据。
洗垢寻痕 这个词汇可能是由汉语中的“洗垢”和“寻痕”两个词组合而成,强调在清理和寻找过程中的细致和彻底。在古代文献中可能较少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用于形容细致的工作态度或调查方法。
在文化中,细致和彻底的工作态度一直被视为美德。洗垢寻痕** 这个词汇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解决问题时的耐心和细致。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认真和专注。联想到了侦探小说中的场景,以及那些在工作中追求完美的人。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洗垢寻痕,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达到最高标准。这种细致的工作态度帮助我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时间的河流中洗垢寻痕,
每一滴水珠都映照着过往的痕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侦探在昏暗的房间里,用手电筒照亮每一个角落,寻找线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安静的房间里,只有轻微的脚步声和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meticulous investigation" 或 "thorough examination",都强调了细致和彻底的调查过程。
洗垢寻痕 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理解和表达细致和彻底的工作态度。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在解决问题时的耐心和细致。
所好,则钻皮出其毛屑;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不想他苦恹恹痛遭危困,只因笑吟吟陷平人~。
1.
【洗】
洗脚。
【引证】
《说文》-洗,洒足也。
姓。同“冼”。
2.
【垢】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垢,浊也。 、 《庄子·大宗师》-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 《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 韩愈《进学解》-爬罗剔块,刮垢磨光。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组词】
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3.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引证】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尋,绎理也。 、 《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 《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是寻是尺。 、 《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 、 《小尔雅》-度寻舒两肱也。 、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蹄间三寻。 、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 、 《国语·晋语》-无寻尺之禄。 、 《三国演义》-千寻铁锁沉江底。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深逾寻丈。
寻找。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视其侧。 、 《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
【组词】
寻事、 寻门路不着、 寻瑕索瘢、 寻疵责人、 寻孔讨气、 寻宿儿
4.
【痕】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艮(gèn)声。本义: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痕,胝瘢也。 、 《通俗文》-创瘢曰痕。
【组词】
痕瑕、 痕挞、 痕瘕、 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