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4:45
学名:在生物学中,学名(Scientific Name)是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形式给生物命名的名称,通常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遵循国际动物命名法规(ICZN)或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N)。学名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生物的命名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和唯一。
学名的使用起源于18世纪的生物分类学,由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推广。他提出的双名法(属名+种加词)成为生物命名的标准。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学名的规则和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学名在科学交流中至关重要,它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确保全球科学家能够准确无误地交流。在教育领域,学名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严谨性。
学名通常给人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它代表了科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对于生物爱好者和学者来说,学名可能唤起对自然界的好奇和敬畏。
在个人经历中,学名可能在阅读科普书籍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时遇到,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在诗歌中,学名可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增加文本的科学性和神秘感:
在夜的深渊,猫头鹰低语,
“Bubo virginianus”,星辰的守护者。
学名可能让人联想到生物图鉴、科学讲座或自然纪录片中的旁白,这些图像和声音共同构建了一个科学探索的氛围。
学名在全球范围内通用,不受语言限制。在不同语言中,学名的发音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拼写和含义保持一致。
学名是生物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体现了科学的国际性和精确性。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学名是提高科学交流能力的重要一环。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