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1:35
“打照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面对面地相遇。基本含义是指两个人或多个人的直接相遇或会面,通常带有偶然或意外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打照面”常用来描述人物之间的偶然相遇,增添情节的戏剧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不期而遇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人际关系学或社会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际互动的模式。
同义词中,“偶遇”和“邂逅”都强调了相遇的偶然性和意外性,而“碰面”则更侧重于实际的面对面相遇。反义词则强调了避免直接相遇的行为。
“打照面”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打”字有“进行某种动作”的意思,“照面”则是指面对面。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其原始意义,没有发生显著的语义变化。
在**文化中,“打照面”常常与缘分和巧合联系在一起,被视为一种美好的偶然。在社会交往中,这种偶然的相遇有时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温馨和惊喜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但却意义深远的相遇,这些相遇往往能给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旅行中与一位老朋友打了个照面,那次相遇让我们都感到非常惊喜,也加深了我们的友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时光的转角,我们打了个照面,微笑如初见,心海泛起涟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个人在繁忙的街道上偶然相遇的情景,背景音乐可以选择轻快的旋律,增添相遇的喜悦感。
在英语中,“chance encounter”或“run into”可以对应“打照面”,都表达了偶然相遇的意思。不同文化中,这种偶然的相遇都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打照面”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物理上的相遇,更蕴含了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生活中的偶然和巧合,增添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1.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2.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照,明也。 、 《诗·小雅·正月》-亦孔之炤。 、 《诗·陈风·月出》-月出照兮。 、 《庄子》-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 、 《郯令景君阙铭》-远近照闻。 、 《谯敏碑》-盛德炤明。 、 《荀子·修身》-炤之以祸灾。
【组词】
照彻、 照澄
照射,照耀。
【引证】
《淮南子·本经》-照耀煇煌。 、 《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日月递炤。 、 《楚辞·灵怀》。注:“知也。”-指日月使延照兮。 、 《乐府诗集·陌上桑》-照我秦氏楼。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明·魏禧《大铁椎传》-星光照旷野。 、 清·姚鼐《登泰山记》-日照城郭。
【组词】
回光反照;照烂、 照覆、 照焕、 照夜、 照灼
3.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