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0:54
词汇“器二不匮”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器二不匮,吾岂匏瓜也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器具有两个部分,那么就不会缺乏,比喻事物完备,不会缺少。
“器二不匮”字面意思是说一个器具有两个部分就不会缺乏,引申为事物完备,各方面都齐全,不会缺少什么。
“器二不匮”源自《左传》,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成语,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含义和用法已经相对固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更多出现在较为正式或文学性的文本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完备和全面性是被推崇的,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事物的全面性和完备性,尤其是在强调团队合作和资源整合的场合。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全面的印象,让人联想到一个和谐、有序的状态。在使用时,可以传达出对事物全面性和完备性的赞赏。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听到领导用“器二不匮”来形容我们的团队,这让我感到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也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工作,确保团队的每个部分都能发挥作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他的船只器二不匮,航行在学海无涯。”
想象一个装满各种工具的工具箱,每种工具都整齐摆放,不缺少任何一种,这个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器二不匮”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ll-rounded”或“all-inclusive”,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全面性和完备性。
“器二不匮”这个成语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在强调全面性和完备性的场合,它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精确性都有帮助。
器二不匮,君二多难。
1.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
2.
【二】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引证】
《说文》-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 、 《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因二以济民行。 、 《论语·公冶长》-赐也闻一以知二。 、 《韩非子·五蠹》-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组词】
二加四得六、 二府、 二太爷、 总数为二、 二形、 二难、 二仪、 二纪、 二氏、 二军、 二南、 二星、 二天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匮】
(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盛放东西有关,贵声。(guì)本义:柜子)。
运装土的畚 同: 篑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上》-纲纪咸张,成在一匮。 、 《汉书·礼乐志》-孔子曰:“辟如为山,未成一匮。止,吾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