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2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24:18
夸口:指过分夸大或吹嘘自己的能力、成就或所拥有的东西,通常带有贬义色彩。
夸口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夸”和“口”组成。在古代,“夸”有夸大、夸张的意思,“口”指言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成现代汉语中的含义。
在**文化中,谦虚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夸口往往被视为不受欢迎的行为。在西方文化中,适度自信和自我推销被认为是积极的行为,但过度夸口仍被视为负面。
夸口往往给人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如不信任、反感或嘲笑。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虚伪和不诚实。
在职场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经常夸口自己的业绩,但最终发现他的实际表现并不如他所言,这让我对夸口的行为产生了警惕。
在诗歌中,夸口可以被用来讽刺或幽默:
他夸口如风,吹过无痕, 自诩英雄,却步履蹒跚。
想象一个自大的人物在舞台上夸夸其谈,观众面带微笑或摇头,这种场景可以带来视觉上的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夸张的语调和自吹自擂的言辞。
在英语中,“brag”和“boast”可以对应“夸口”,但“brag”更偏向于贬义,而“boast”在某些语境下可以是中性或褒义的。
夸口作为一个词汇,反映了人类社会中对诚实和谦虚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夸口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负面印象。
1.
【夸】
(形声。从大,于声。本义:奢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夸,奢也。 、 《荀子·仲尼》。注:“奢侈也。”-贵而不为夸。
【组词】
夸丽、 夸侈、 夸恣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