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1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0:59
“久而不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长时间持续而不缺乏或减少。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某种资源、状态或条件能够持续很长时间而不出现短缺或衰退。
在文学作品中,“久而不匮”常用来形容自然资源的丰富或某种状态的持久性,如“这片森林的木材资源久而不匮”。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精力或热情长时间不减,如“他对工作的热情久而不匮”。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生态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资源的可持续性。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源源不断”强调连续性,“绵绵不绝”强调持续性,而“长久不衰”强调持久性和不衰退。
“久而不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久”和“不匮”两个词组成,分别表示“长时间”和“不缺乏”。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资源的持续性和丰富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久而不匮”常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理念相关联。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定、持久和丰富的正面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能够持续提供支持或资源的事物,如自然界的循环、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等。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教学的热情和知识储备似乎久而不匮,总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流,知识久而不匮,心灵之树,常青不败。”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持续不断的溪流声,这些都与“久而不匮”的意象相契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exhaustible”或“everlasting”,它们都传达了某种资源或状态的无限性和持久性。
“久而不匮”这个成语在描述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状态的持久性方面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应用,也在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概念,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有蓄积,则久而不匮;器械功,则伐而不费。
1.
【久】
灸灼。“灸”的古字。
【引证】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 《说文》-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 、 《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皆木桁,久之。
支撑。
【引证】
《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久诸墙以观其桡也。
2.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匮】
(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盛放东西有关,贵声。(guì)本义:柜子)。
运装土的畚 同: 篑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上》-纲纪咸张,成在一匮。 、 《汉书·礼乐志》-孔子曰:“辟如为山,未成一匮。止,吾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