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2:05
词汇“器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断和分析。
“器制”可以理解为“器具的制作”或“器物的制度”。在这里,“器”指的是工具、器具或器物,而“制”则可以指制作、制度或规则。因此,“器制”可能指的是器具的制作过程、技术或方法,或者是与器物相关的制度、规范或管理体系。
在不同的语境下,“器制”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由于“器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器”和“制”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
在**传统文化中,器物的制作工艺往往与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和技术发展紧密相关。例如,古代的青铜器、陶瓷器等,不仅是实用工具,也是权力和文化的象征。
“器制”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细节的追求,以及这些器物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由于“器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场景有限。可能在学*历史或参观博物馆时,会遇到与“器制”相关的知识。
在创作中,可以将“器制”用于描述某个古老工艺的复兴,或者某个现代器物的创新制作过程。
在不同文化中,器物的制作技术和制度各有特色。例如,**的陶瓷器制与日本的陶瓷器制在工艺和风格上有所不同。
“器制”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器物的制作技术和相关制度。它在历史、考古学和工艺美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但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了解“器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1.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