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1:45
指天射鱼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向天空射鱼”,通常用来比喻做事不切实际,目标与行动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匹配,类似于“缘木求鱼”的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常用来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或计划。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批评某人的计划或想法过于脱离现实。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目标设定不合理或资源分配不当的情况。
同义词:缘木求鱼、水中捞月、画饼充饥 反义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切中要害
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对不切实际行为的讽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目标与行动严重不符的情况。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实际与理想之间平衡的重视,强调行动应与目标相匹配。
这个词汇给人以荒谬和无效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看似努力却毫无成果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一个朋友的不切实际的旅行计划,他计划在没有地图和指南的情况下穿越一片未知的森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梦想如星辰,指天射鱼,虽遥不可及,心向往之。”
想象一个人站在海边,举弓向天空射箭,试图射中飞翔的海鸟,这种场景既荒诞又富有诗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asing rainbows”,意指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
指天射鱼 这个词汇在描述不切实际的行为时非常有力,它提醒我们在设定目标和采取行动时要考虑现实条件,避免无效的努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4.
【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引证】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 《易·中孚》-豚鱼吉。 、 《论衡·指瑞》-鱼木精。 、 《仪礼·特牲礼》-鱼十有五。 、 《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 、 《礼记·曲礼》-鲜鱼曰脡祭。 、 《吕氏春秋》-鱼上冰,獭祭鱼。 、 《史记·周本记》-白鱼跃入王舟中。
【组词】
鱼鲩冠儿、 鱼鳞册、 鱼烂、 鱼轩、 鱼脍、 鱼市、 鱼质龙文、 鱼米、 鱼秧、 鱼鱼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