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21:2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1:21:41
“指天誓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着天发誓,表达内心的真诚和决心。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真诚和坚定的承诺,通常用于表达某人对于某件事情的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
在文学作品中,“指天誓心”常用于描述主人公在面对重大抉择或挑战时,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强调某人的承诺或誓言的严肃性和真诚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演讲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强调某人的诚信和责任感。
同义词:
反义词:
“指天誓心”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誓言文化。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指天发誓来表达自己的真诚和决心,这种做法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采用,并逐渐演变成一个固定的成语。
在文化中,誓言和承诺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指天誓心”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常用于强调诚信和责任感。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庄严和坚定。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守承诺的人。这种坚定的态度和真诚的情感在现代社会中尤为珍贵。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听到一位同事指天誓心,表示一定会按时完成任务。这种坚定的承诺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最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指天誓心,星辰为证, 不渝之志,岁月共长。
在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指着天空发誓的场景,给人一种庄严和宏伟的感觉。在听觉上,我可以想象一种庄严的音乐,伴随着这个场景,增强其庄严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ear on one's life”或“pledge one's wor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承诺的严肃性和真诚性。
“指天誓心”这个成语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方式,它不仅强调了诚信和责任感,还传递了一种坚定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决心和信念,增强我的语言表达力。
臣与一二贞士,指天誓心,枝梧群邪,捍城王室。
宋·张孝祥《代总得居士与叶参政》:“父子百口,毕命驱驰,~,罔有二事,伏惟相公怜而察之。”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誓】
(形声。从言,折声。本义:发誓;立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自表不食言之辞皆曰誓,亦约束之意也。”-誓,以言约束也。 、 《礼记·曲礼》-约信曰誓。 、 《书·甘誓》。注:“要信也。”-予誓,告汝誓命。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仪礼·大射仪》。注:“犹告也。”-司射西面誓之。 、 《左传·隐公元年》-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赵长卿《贺新郎》-终待说山盟海誓。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为誓与城为殉。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组词】
誓志、 誓死不贰、 誓辞、 誓戒、 誓剑、 誓书铁券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