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4:20
外斜视是一种眼科疾病,指的是一只眼睛的视线偏离正常位置,向外侧偏斜。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眼肌的不平衡或神经控制的问题导致的。外斜视可以是间歇性的,也可以是持续性的,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和外观。
在医学专业领域,外斜视是一个精确的术语,用于描述特定的眼科病症。在口语或非专业文本中,人们可能会用更通俗的表达,如“斜眼”或“斗鸡眼”,但这些表达可能不够准确或专业。
“外斜视”一词源自医学术语,其中“外”指的是向外侧,“斜视”指的是视线不正。这个词在医学领域中一直保持其专业性和精确性。
在一些文化中,外斜视可能被视为不美观或甚至被误解为某种疾病的标志。然而,随着对多样性的认识增加,社会对这类外观差异的接受度也在提高。
外斜视可能让人联想到医学治疗、视觉障碍或外观上的不同。对于患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需要克服的挑战,也可能是一种需要社会理解和接纳的特征。
在个人经历中,外斜视可能是一个需要关注和治疗的医疗问题。例如,一个朋友可能在儿童时期接受了外斜视的矫正手术,这对他的自信心和社交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诗歌中,外斜视可以被用来象征偏离常规或与众不同的视角:
他的眼睛,如外斜视的艺术家, 捕捉世界,以独特的角度。
视觉上,外斜视可能让人联想到眼睛不对称的图像,或者是在进行眼科检查时的特定仪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医生解释病情时的专业术语。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外斜视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医学意义和治疗方法是普遍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外斜视被称为“estrabismo exotropía”。
外斜视作为一个医学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在眼科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这一词汇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疾病,还能促进对视觉障碍患者的理解和同情。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专业术语是提升沟通准确性和专业性的关键。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斜】
(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舀出。
【引证】
《说文》-斜,抒也。
【组词】
斜酒
3.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