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1:38
外敷: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将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涂抹或敷贴在皮肤表面,以达到治疗或缓解症状的目的。在医学领域,外敷通常用于处理皮肤疾病、创伤或疼痛。
外敷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外”(表示外部)和“敷”(表示涂抹或敷贴)组成。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外敷的概念已经存在,随着医学的发展,外敷的方法和药物也在不断演变。
在许多文化中,外敷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在草药医学和民间疗法中。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疗法的依赖和对身体自愈能力的信任。
外敷可能让人联想到治愈、舒适和放松。它也可能唤起对传统医学的尊重和对自然疗法的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外敷可能用于处理轻微的皮肤问题,如痤疮或轻微烧伤。它也可能在家庭中作为一种常见的自我护理方法。
在诗歌中,外敷可以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某种外在的帮助或支持:
“她的微笑,如一剂外敷的良药, 轻轻涂抹在我心灵的创伤上。”
在不同文化中,外敷的概念和实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医中,外敷草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而在西方医学中,外敷可能更多地涉及现代药物和敷料。
外敷是一个在医学和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具体的医疗实践,还具有文化和情感上的联想。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的医疗知识,并在语言表达中增加丰富的内涵。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敷】
(形声。从攴(pū),表示与动作有关。“搏”是“布列”的意思,在字中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施予;给予)。
同本义。
【引证】
《书·康王之诰》-勘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 、 《诗·商颂·长发》-敷政优优,百禄是道。 、 皮日休《原弈》-舜不忍伐,而敷之文德。
【组词】
敷民、 敷施、 敷锡、 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