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6:02
呼救:字面意思是指发出求救信号,请求帮助或救援。基本含义是指在遇到危险、困难或紧急情况时,通过声音、信号或其他方式向他人或外界寻求援助。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呼救往往用来描绘紧张、危急的情节,增强故事的紧迫感和戏剧性。例如,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人在海上遇到鲨鱼时可能会发出呼救。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呼救可以是一个直接的请求,如“我需要帮助,请呼救!”也可以是一个比喻,表示某人处于困境中需要援助。
专业领域:在紧急服务领域,如消防、医疗和救援,呼救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通过紧急电话(如911或110)请求专业救援。
同义词:求救、求助、呼喊、呼唤
反义词:救援、帮助、援助
词源:呼救这个词由“呼”和“救”两个字组成。“呼”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发出声音;“救”字意为援助、拯救。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呼救的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不仅限于字面上的声音求救,还可以指通过各种方式(如电话、信号弹)请求帮助。
在许多文化中,呼救被视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本能和道德义务。社会普遍认为,听到呼救声的人有责任提供帮助或通知专业救援机构。
呼救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紧迫和焦虑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危险、无助和急需帮助的情境。这种情感反应可以增强人们在听到呼救时的同情心和行动意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呼救的情况,如车辆故障、身体不适或目击紧急事件。及时有效的呼救可以挽救生命和减少损失。
在诗歌中,呼救可以被用作一个象征,代表内心的挣扎和寻求解脱:
在黑暗的深渊中,我呼救, 希望的光芒,请照亮我的路。
视觉:呼救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风暴中挥手,或在火灾中挥动白布的画面。
听觉:呼救的声音可能是尖锐的呼喊,或是紧急警报器的响声,这些声音都能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不同语言中,呼救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紧急性是普遍的。例如,英语中的“help”和“rescue”,法语中的“aidez-moi”和“sauvetage”,都表达了类似的求救和救援的概念。
呼救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在紧急情况下起到关键作用,也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解和正确使用呼救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并在需要时及时寻求帮助。
1.
【呼】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同本义 。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引证】
《说文》(外息,指呼气)-呼,外息也。 、 《书·大传》-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 、 《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
【组词】
呼哈、 呼噏、 呼息、 呼翕
2.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