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5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53:28
火热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物体或环境温度高,热得像火一样。基本含义可以扩展到形容事物非常热烈、热情高涨或非常受欢迎的状态。
“火热”一词源于对火的直接描述,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扩展到形容情感和状态。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火热”的用法,形容情感的激烈。
在**文化中,“火热”常与热情、活力和成功联系在一起。例如,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象征着火热的新年气氛。
“火热”给人以积极、充满活力的感觉,常与热情、动力和成功相关联。它激发人们追求目标和梦想的动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感受到“火热”的团队精神,大家的热情和努力让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心中的火热,如夏日的烈阳,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在英语中,“hot”可以对应“火热”的部分含义,如“hot topic”(热门话题),但在情感表达上,“hot”更多指性感,而“火热”更偏向热情和热烈。
“火热”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描述物理状态,也广泛用于形容情感和状态。它在语言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形象描述,是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词汇。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