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47:15
词汇“懿义”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结合起来,“懿义”可以理解为高尚且正义的行为或品德。
由于“懿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不太常见。但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品德非常高尚和正义。
在**传统文化中,“懿义”这样的词汇强调的是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是儒家文化中推崇的价值观。
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君子形象,以及他们在道德和行为上的高标准。
由于“懿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教育背景下,可能会用来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懿义”来描绘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那古老的故事里,
英雄以懿义之名,
行走在正义的道路上,
照亮了黑暗的夜空。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文中的“noble and righteous”。
“懿义”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高尚品德和正义行为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1.
【懿】
(形声。从壹,恣声。“壹”表示专一。本义:美好)。
同本义。
【引证】
《尔雅》-懿,美也。 、 《诗·大雅·庶民》-好是懿德。 、 《三国志·吴主传》-斯则前世之懿事。 、 白居易《斐度中书舍人制》-茂学懿文。 、 《后汉书·列女传》-以就懿德。
【组词】
懿盛、 懿范、 懿明、 懿士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