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1:57
词汇“孤蹄弃骥”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
结合起来,“孤蹄弃骥”字面意思是因马的蹄子有问题而放弃了一匹好马,比喻因小失大,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缺点而放弃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反映了古人对于人才选拔和事物评价的智慧。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全面评价和长远眼光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提醒人们在决策时要避免短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遗憾和警示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因为一时的疏忽或偏见而错失良机的情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因为一些小问题而放弃了一个好机会的情况,这时就可以用“孤蹄弃骥”来提醒自己和他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孤蹄虽小,弃骥何悲,世间多少英才,因微瑕而埋没。”
想象一匹骏马因为蹄子的小问题而被遗弃,这种画面和相关的悲伤音乐可以增强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rowing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water”,意思是因为处理问题时不分青红皂白,结果把有价值的东西也一起丢弃了。
“孤蹄弃骥”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评价和选择时要全面考虑,避免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忽视了更大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提高语言的深度和魅力。
盖虽天厩四十万匹,亦难得全材耳;今天下以孤蹄弃骥,可胜叹哉。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蹄】
(形声。从足,ń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同本义。
【引证】
《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马候蹄。 、 《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 、 唐·柳宗元《三戒》-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
【组词】
牛蹄;马蹄;猪蹄;蹄涔、 蹄洼、 蹄道、 蹄蚤、 蹄书
3.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4.
【骥】
(会意。从马,冀声。按左传,冀之北上,马之所生,是冀亦兼会意。本义:好马;良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骥,千里马也。 、 《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组词】
骥子、 骥尾、 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