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0:29
“共议”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共同商议或讨论。它强调的是多人或多方在一起进行讨论、商讨,以达成共识或决策的过程。
在不同的语境中,“共议”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商讨”更侧重于仔细考虑,“讨论”更侧重于交流意见,“磋商”更侧重于正式和专业的协商。
“共议”由“共”和“议”两个字组成。“共”字有共同、一起的意思,“议”字有讨论、商议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共议”就已经是一个常用的词汇,用于描述多人共同商讨事务的情况。
在**文化中,“共议”体现了集体主义和民主决策的传统。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强调集体智慧和共同决策的重要性。
“共议”给人以积极、合作的情感反应。它联想到团队合作、民主决策和集体智慧,有助于形成共识和团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过多次团队会议,共议项目进展和问题解决方案。这种集体讨论的方式有助于集思广益,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可以将“共议”融入到描述团队合作的场景中:
在晨光中,我们共议,
思想的火花在空中飞舞,
每一句话,都是智慧的种子,
在集体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共议”可以联想到一群人围坐在会议桌旁,认真讨论的场景。视觉上,可以看到人们专注的表情和手中的笔记;听觉上,可以听到人们交流的声音和笔尖在纸上滑动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共议”可以对应为“joint discussion”或“collective deliberation”。不同文化中,集体讨论的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多人参与和共同决策的价值。
“共议”是一个强调集体智慧和民主决策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体现了团队合作和共识形成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共议”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民主意识。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议,语也。 、 《广雅》。按,谓论事之宜。-议,谋也。 、 《诗·小雅·斯干》-唯酒食是议。 、 《荀子·王制》-法而不议。 、 《史记》-赵王悉召群臣议。
【组词】
议计、 议妥、 议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