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5:22
共管(Co-management)字面意思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共同管理某个资源、项目或区域。基本含义涉及多方合作,共同承担管理职责和决策过程。
共管一词源于英语“co-management”,随着全球化和管理理念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引入到不同语言和领域中。
在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社会中,共管模式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例如,在加拿大,政府与原住民社区的共管模式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共管一词给人以合作、平等和民主的联想,有助于构建积极的情感反应,如信任和参与感。
在家庭中,共管可以体现在家务分工上,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和权利参与家庭事务的管理。
在诗歌中,共管可以象征社会和谐:
在共管的田野上, 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希望, 携手耕耘,共享丰收的喜悦。
共管可以联想到多个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的画面,或是和谐的音乐旋律,象征着合作与协调。
在不同文化中,共管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欧国家,共管模式在社会政策和资源管理中非常普遍,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一概念可能还在逐步推广中。
共管是一个富有合作精神和民主理念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理解和运用共管的概念,有助于促进多方合作,实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