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01
“共财”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它可能来源于**术语“共业”或“共财”,意指共同创造的财富或资源。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代集体或共同拥有的财产或资源。
在**语境中,“共财”可能与“共业”相关,指的是众生共同创造的业力或财富。在现代社会语境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社区或集体共同管理的资源,如公共财产、自然资源等。
“共财”可能源自**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集体或公共财产的概念。
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共财”的概念可能更为突出,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这个词可能引起对公平、合作和共享的积极情感反应,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资源分配不均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或志愿服务来体验“共财”的概念,如参与社区花园的建设和管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共财的花园里,每一朵花都诉说着共享的美丽。”
想象一个社区花园,人们在其中共同劳作,分享收获,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共财”的概念。
在不同文化中,“共财”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例如在北欧国家,公共资源的共同管理是一个常见的社会实践。
“共财”这个词汇强调了集体和共同拥有的财产或资源的概念,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重要性。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更好地参与集体活动和社区建设。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财】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引证】
《说文》-财,人所宝也。 、 《广雅》-财,货也。 、 《周礼·太宰》。注:“泉谷也。”-以九赋敛财贿。 、 《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与其财用。 、 《礼记·坊记》。注:“币帛也。”-先财而后礼。 、 《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 、 《六书故》-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 、 《周礼·天官·宰夫》-乘其财用之出入。 、 《韩非子·说难》-暮而果大亡其财。 、 贾谊《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组词】
资财、 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