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4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0:00
词汇“枯形”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术语。根据字面意思,“枯”通常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干枯,或者形容事物失去生机、活力;“形”则指形状、形态或形式。因此,“枯形”可以理解为失去生机的形态或形式。
由于“枯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通常,“枯”和“形”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各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用法。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常常被赋予情感和哲理的象征意义。枯形的景观可能被用来象征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循环。
由于“枯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特定的艺术创作或自然观察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景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枯形的树枝,在冬日的寒风中摇曳,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相似的概念。
“枯形”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它可以有效地传达出一种荒凉、无生气的氛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象。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