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1:19
词汇“感寓”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组合词,由“感”和“寓”两个字组成。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出发,来理解和分析“感寓”这个词。
结合这两个字,“感寓”可能指的是通过某种感受或情感来传达的深层含义或寓意。
由于“感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通过情感表达的深层寓意或象征意义。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
由于“感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组合词,用于特定文学或艺术语境中。
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强调情感和寓意是常见的创作手法。因此,“感寓”这个词可能在探讨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时被提及,用以强调作品的深层含义。
“感寓”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深邃、含蓄和富有内涵的表达方式。它可能激发人们对作品深层含义的探索和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文学创作或艺术评论中,它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词汇,用以描述作品的情感深度和寓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落,静谧中蕴含着无尽的感寓,每一缕光都是诗人的心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充满情感和寓意的画作,每一笔都透露着深层的含义。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旋律优美、充满情感和寓意的乐曲,让人沉浸其中。
由于“感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通过更具体的描述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感寓”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强调了情感和寓意在文学和艺术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寓】
(形声。从宀,禺(yù)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寄居,寄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寓,寄也。 、 《国琼·周语》-国无寄寓。 、 《礼记·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 、 《孟子》-无寓人于我室。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径造袁所寓。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寓逆旅主人。 、 宋·文天祥《后序》-围所寓舍。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同寓数十人。
【组词】
寄寓、 寓士、 寓泊、 寓食、 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