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7:30
感应圈(Induction Coil)是一种电气设备,主要用于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或者用于产生断续的高电压电流。它由两个线圈组成:一个初级线圈和一个次级线圈,通常绕在同一个铁芯上。当初级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在次级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圈的概念源于电磁感应的发现,特别是迈克尔·法拉第在19世纪初的研究。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感应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通信、医疗和科学研究。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感应圈是电气革命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无线电通信和早期X射线设备中。它代表了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理解和应用的进步。
感应圈可能让人联想到科学实验的神秘和刺激,以及早期电气技术的创新和冒险精神。它也可能唤起对历史上的科学英雄和发明家的敬意。
在高中物理课上,我第一次接触到感应圈,通过实验观察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让我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将感应圈比喻为心灵的转变:
如同感应圈的电流, 在心之铁芯上跳跃, 从低语到高歌, 每一次转变,都是一次电的奇迹。
想象一个实验室中,感应圈产生的高电压电流在空气中噼啪作响,伴随着蓝色的电弧,这种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充满了科学实验的神秘和魅力。
在不同语言中,感应圈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是相似的。例如,在德语中称为“Induktionsspule”,在法语中称为“Bobine d'induction”。
感应圈作为一个科学术语,不仅代表了电磁感应的物理原理,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应用。它在科学教育、技术发展和文化历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感应圈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欣赏科学词汇的丰富性和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
3.
【圈】
曲木做成的饮器。 同: 棬
【引证】
《礼记》-毋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
注:“屈木所为,谓厄匜之属。”。
【引证】
《庄子·齐物论》-似圈似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