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8:13
枯旱: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土地或植物因缺乏水分而变得干燥、枯萎。基本含义是指长期的干旱状态,导致自然环境中的水分严重不足,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枯旱”常用来象征绝望、贫困或生命的枯竭。例如,沙漠中的枯旱景象可以象征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枯旱”来形容某个地区长期没有降雨,导致农作物受损或生活用水困难。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或农业科学中,“枯旱”是一个专业术语,用来描述特定地区的水分不足情况,以及其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同义词:干旱、旱灾、旱情 反义词:湿润、丰沛、多雨
“枯旱”一词由“枯”和“旱”两个字组成。“枯”字原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干枯,“旱”字则指长期缺乏雨水。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长期干旱状态的词汇。
在许多干旱频发的地区,“枯旱”是一个常见的社会问题。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经常需要应对枯旱带来的挑战,如提供紧急水源、支持农业生产等。
“枯旱”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绝望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干裂的土地、枯萎的植物和艰难的生存环境。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过关于非洲某些地区枯旱的报道,那里的居民因为长期缺乏水源而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这些报道让我深刻理解了水资源的重要性。
诗歌: 枯旱的土地,裂开了口, 渴望着天上的甘露。 生命的绿意,渐渐消逝, 在无情的烈日下枯萎。
视觉:想象一片干裂的土地,枯黄的草丛,远处一棵孤独的枯树。 听觉:想象风沙吹过干旱土地的声音,或是远处干涸河床的寂静。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长期干旱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drought”与“枯旱”在概念上是相同的。
“枯旱”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还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它提醒我们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自然挑战时需要采取的措施。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枯旱”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相关信息,并激发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旱】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旱,不雨也。 、 《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虫虫。 、 《谷梁传·僖公十一年》-不得雨曰旱。 、 《墨子·七患》-二谷不收谓之旱。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三千里之旱。 、
【组词】
旱涝、 旱云、 旱亢、 旱苗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