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9:14
“堂尊”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家族或宗族中地位尊贵的人,通常指的是家族中的长辈或族长。在传统社会中,堂尊往往是指家族中德高望重、有权决策的。
在文学作品中,“堂尊”常用来描述家族中的权威人物,如《红楼梦》中的贾母就被称为堂尊。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地区或家族中,仍保留着对家族长辈的尊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研究中,“堂尊”可能被用来分析家族结构和社会等级制度。
同义词中,“族长”和“家长”更侧重于家族或家庭的领导地位,而“长辈”和“尊长”则更强调年龄和尊敬。反义词则指代家族中的年轻一代。
“堂尊”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堂”指的是家族的公共空间,“尊”则是尊敬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用来指代家族中的尊贵人物。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非常重要,堂尊作为家族中的权威人物,其地位和作用体现了传统社会对家族秩序和伦理的重视。
提到“堂尊”,可能会联想到尊敬、权威和传统等情感。这个词让人想到一个严肃而受人尊敬的**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家族传统和规矩。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家族中有这样一位堂尊,可能会在重要的家族活动中扮演关键角色,如主持家族祭祀或决策家族大事。
在诗歌中,可以将“堂尊”融入描述家族传统和尊敬的情感中:
堂尊坐镇,家风传承, 岁月悠悠,敬仰如初。
视觉上,“堂尊”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白发苍苍、面带威严的老人坐在家族的正堂中。听觉上,可能会想到家族成员在堂尊面前恭敬的低语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patriarch”(家长)或“elder”(**),但这些词汇不一定完全对应“堂尊”在中华文化中的特定含义和地位。
“堂尊”这个词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家族和长辈的尊重,它在语言中的使用反映了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
2.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