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0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00:21
正盐:在化学中,正盐是指由酸和碱完全中和后形成的盐,其中既不含有未反应的酸,也不含有未反应的碱。正盐的阳离子来自碱,阴离子来自酸。例如,氯化钠(NaCl)是由氢氯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完全中和后形成的正盐。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正盐可能不会直接出现,但化学概念可以被隐喻或象征性地使用,比如描述某种“纯净”或“完全”的状态。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正盐这一术语不太常见,除非在特定的科学讨论或教育环境中。
专业领域:在化学、药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正盐是一个基础概念,用于描述化学反应的产物。
同义词:中性盐(在某些上下文中可以互换使用)
反义词:酸式盐、碱式盐(这些是未完全中和的产物,含有未反应的酸或碱)
词源:正盐这一概念源自化学中的酸碱理论,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而确立。
演变:随着化学知识的积累和细化,对正盐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包括其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等方面。
在科学教育中,正盐是基础化学知识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正盐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代表了科学实验和理论中的精确性和确定性。
在化学实验课上,我第一次亲手制备了正盐,这让我对化学反应的原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正盐比喻为“纯净的心灵”,在故事中,它可以象征“完美的结合”。
正盐可能让人联想到实验室的白色实验台和化学试剂的瓶瓶罐罐,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轻微化学反应声。
在不同语言中,正盐的化学概念是通用的,但其具体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称为“normal salt”或“neutral salt”。
正盐作为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至关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它帮助我建立了对科学精确性的认识,并在实验操作中培养了我的实践技能。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盐】
(形声。从卤,监声。本义:食盐)。
同本义。
【引证】
《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 《史记·货殖列传》-鲁盐漆丝。
【组词】
盐酱口、 盐枭、 盐斤、 盐捕分府、 盐钞法、 盐呆子、 盐官、 盐院、 盐丁、 盐引、 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