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6:17
抢白:指在别人说话时突然插话,打断别人的发言,通常带有一定的急迫性或不礼貌的意味。
抢白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抢”和“白”两个字组成。“抢”意味着迅速夺取,“白”在这里指话语。随着语言的发展,抢白逐渐被用来形容在对话中突然插话的行为。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抢白可能被视为不同的行为。在一些文化中,抢白可能被认为是积极的表现,显示出参与者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在其他文化中,抢白则可能被视为不礼貌和缺乏教养的表现。
抢白往往给人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如尴尬、不悦或紧张。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争吵、不和谐的对话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避免抢白他人,因为这可能会破坏对话的和谐,影响人际关系。然而,有时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及时表达重要信息,可能会不自觉地抢白。
在诗歌中,抢白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急切心情:
她抢白道:“你为何总是迟到?”
心中的焦虑,如烈火燃烧。
抢白可能让人联想到两个人在激烈争论的画面,声音尖锐,气氛紧张。
在不同语言中,抢白的行为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英语中可能用“interrupt”来描述类似的行为,但其文化接受度和使用频率可能与中文中的抢白有所不同。
抢白作为一个词汇,反映了语言中对于对话秩序和尊重的关注。在学习和使用中,我意识到保持对话的礼貌和秩序的重要性,避免不必要的抢白行为,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环境。
1.
【抢】
(形声。从手,仓声。本义:抢夺)。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抢夺声。 、 《广东军务记》-抢夺耕牛。
【组词】
抢火、 抢行、 抢了我的东西未必能使他变富;抢案、 抢掳
2.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 《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 、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 《庄子·渔父》-须眉交白。 、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