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4:56
生恐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为“非常害怕”或“极度担心”。它强调了一种强烈的恐惧或忧虑情绪,通常用于描述对某种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的极度担忧。
生恐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增强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对某些事情的过度担忧或恐惧。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它可能与焦虑症等相关概念联系起来。
同义词:
反义词:
生恐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生”(产生)和“恐”(恐惧)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它可能更多地用于书面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口语中也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生恐** 常常与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失败的恐惧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更加生恐。
生恐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紧张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重要时刻感到极度焦虑和害怕的情景,如考试、面试或公开演讲。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生恐自己会错过一个重要的航班,结果提前三个小时到达机场,最终顺利登机。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生恐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生恐:
夜深人静时,心中生恐,
梦魇缠绕,无法逃脱。
星光黯淡,希望渺茫,
唯有勇气,能驱散黑暗。
生恐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黑暗、寂静的夜晚,以及心跳加速的声音。视觉上,可能是昏暗的房间或模糊的影子。
在英语中,生恐 可以对应为 "panic" 或 "dread",它们都表达了强烈的恐惧或担忧。然而,"panic" 更强调突然的、无法控制的恐惧,而 "dread" 则更接近于持续的、深层的担忧。
生恐 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它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担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生恐 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复杂的情感状态,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恐】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恐,惧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 《荀子·天伦》-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 《聊斋志异·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其破璧,乃辞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