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2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23:57
词汇“生患”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生患”字面意思是指产生或遭遇疾病、问题或困难。其中,“生”可以理解为产生、发生,而“患”则指的是疾病、忧虑或困难。
由于“生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都比较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人物遭遇不幸或疾病的情况,但在现代文学中较少见。在口语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生病”、“遭遇困难”等更为直接的表达。
“生患”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更为常见。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更为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因此“生患”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可能会用“生患”来描述因外界因素或内在原因导致的疾病或困难,这反映了古人对健康和命运的思考。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较少,更多地被其他更为具体的词汇所替代。
“生患”这个词汇带有一种不幸和忧虑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疾病、困难和挑战,因此在表达时往往会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健康问题或困难,可能会使用“生患”这个词汇来描述自己的经历,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通常会选择更为常见的表达方式。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生患”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描述人物的内心挣扎或外部环境的挑战,从而增加文本的深度和复杂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因疾病或困难而面露愁容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或悲伤的旋律来表达“生患”所带来的情感。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疾病或困难,例如英语中的“fall ill”或“suffer from”,但具体词汇的选择和使用会有所不同。
“生患”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背景。尽管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会频繁使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它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患】
(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患,忧也。 、 《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 《春秋·繁露》-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 、 《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 、 《世说新语·自新》-患志之不立。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何患不能。
【组词】
患累、 患御、 患忧、 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