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7:58
劫数:这个词源于**术语,原指宿命中注定的不幸或灾难。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不可避免的、严重的灾难或困境,往往带有宿命论的色彩。
“劫数”一词源自**,最初指的是宿命中的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不可避免的重大不幸。
在**文化中,“劫数”常常与宿命论和因果报应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
提到“劫数”,人们往往会感到一种沉重和无奈,它唤起了对生命中不可控因素的恐惧和对命运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遭遇重大挫折或不幸时,人们可能会用“劫数”来形容这些经历,表达对命运的感慨。
在诗歌中,可以将“劫数”融入对生命无常的描绘:
星辰流转,岁月如梭,
劫数难逃,命运多舛。
花开花落,人生几何,
悲欢离合,皆是宿缘。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ate”或“doom”,它们也带有宿命和不可避免的灾难的含义。
“劫数”这个词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命中不可控因素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恰当使用“劫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1.
【劫】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威胁;威逼。
【引证】
《说文》-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 、 《礼记·儒行》-劫之以众。 、 《战国策·秦策》-已珉欲以齐秦劫魏。 、 《荀子·解蔽》-故口可劫而使墨云。 、 《淮南子·精神》-不可劫以死生。 、 《汉书·高帝纪》-因以劫众。 、 宋·苏洵《六国论》-积威所劫。
【组词】
劫杀、 劫略、 劫盟、 劫质
2.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