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3:20
词汇“掩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甚至在标准词典中可能找不到确切的定义。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掩缛”由两个字组成:“掩”和“缛”。
结合起来,“掩缛”可能指的是用繁复的装饰或文辞来遮盖或掩饰某事物。
由于“掩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过度装饰或掩饰真实意图的行为。
由于“掩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过度装饰或掩饰可能被视为不真诚或虚伪的表现。因此,“掩缛”可能在这些语境中带有负面含义。
“掩缛”可能让人联想到复杂、难以理解的事物,给人带来一种困惑或不信任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掩缛”这个词,但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在商业谈判中对方使用复杂的语言来掩饰真实意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掩缛”来形容某种复杂的情感或场景:
繁星掩缛夜空深,
心事重重难自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装饰繁复的宫殿,其华丽的外表掩盖了内部的空虚。在音乐中,可能联想到复杂而华丽的交响乐章,掩盖了深层的情感。
由于“掩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掩缛”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语言中的复杂性和掩饰行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维性。
1.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 、 《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 、 《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 、 《周髀算经》-空正掩日。 、 《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 、 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 掩心、 掩土、 掩面、 掩著
2.
【缛】
(形声。从糸(mì),辱声。本义:繁密的彩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缛,繁采色也。 、 左思《吴都赋》-绸缪缛绣。
【组词】
缛旨、 缛丽、 缛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