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1:38
敌对:指彼此对立、互相排斥或对抗的状态或行为。字面意思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持有敌意,表现出不友好的态度或行为。
敌对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敌”和“对”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敌”指敌人,“对”指相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描述对立和对抗的状态。
在许多文化中,敌对往往与冲突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敌对可能源于资源争夺、意识形态差异或历史恩怨。
敌对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冲突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个人生活中,敌对可能出现在工作场所的竞争中,或者在家庭内部的矛盾中。例如,两个同事因为晋升机会而变得敌对。
在诗歌中,可以将“敌对”融入描述自然界中对立力量的诗句:
风暴与海洋,敌对的舞者, 在无尽的舞台上,演绎着永恒的较量。
敌对可能让人联想到黑白的对比、尖锐的音效和紧张的画面,如战争电影中的战斗场景。
在英语中,“敌对”可以对应为“hostile”或“adversarial”。在不同的文化中,敌对的表现和解读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相似。
敌对是一个描述对立和冲突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冲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敌对”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表达和理解复杂情感至关重要。
1.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
2.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