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8:52
敌忾同仇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对敌人的愤恨和仇恨是共同的”。这个成语强调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人们会团结一致,共同对抗。
敌忾同仇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述人们在面对外敌或共同威胁时的团结精神。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类似的表达如“团结一致对抗敌人”则更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政治或国际关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国家或团体间的合作与对抗。
同义词:
反义词:
敌忾同仇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军事和政治文献,强调在面对外敌时的团结和一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用于描述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团结精神。
在文化中,敌忾同仇** 体现了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的价值观念。在历史上,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描述民族在面对外来侵略时的团结和抵抗精神。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强调在面对共同挑战时的团结和合作。
敌忾同仇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团结和抵抗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人们能够放下分歧,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这种情感反应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合作精神。
在个人生活中,敌忾同仇 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团队合作或社区活动中。例如,在社区抗击自然灾害时,居民们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挑战,体现了这个成语的精神。
在诗歌中,可以将敌忾同仇 融入到描述团结和抵抗的意象中:
风雨同舟,敌忾同仇, 共御外侮,心手相扣。 山河无恙,民族荣光, 团结一心,共筑梦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手挽手,面对共同的挑战,展现出团结和力量。在音乐中,可以选择激昂的进行曲或合唱,传达出团结和抵抗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united against a common enemy" 或 "band together against a common foe",虽然不如敌忾同仇 这个成语简洁有力,但也传达了相似的团结和对抗的意味。
敌忾同仇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团结和抵抗的精神,也反映了集体主义和合作的价值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团结和合作的概念,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如蒙皇上乾纲立断,速谕停工,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之气。
1.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
2.
【忾】
(形声。从心,气声。 本义:叹息,感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忾,大息也。 、 《诗·曹风·下泉》-忾我寤叹。 、 《礼记·祭义》-忾然心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 《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仇】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仇,雠也。 、 《尔雅·释诂》-仇,匹也,合也。 、 《诗·周南·无衣》-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 《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公侯好仇。 、 《礼记·缁衣》-君子好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