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45
校园:指学校内供学生学*和活动的区域,通常包括教学楼、图书馆、操场、宿舍等设施。字面意思是指学校的园地,引申为学校的环境和氛围。
校园一词源于汉语,由“学”和“园”组成,古汉语中已有使用,如《宋史·职官志》中提到“学园”。随着教育的发展,校园的概念逐渐丰富,涵盖了更多的设施和功能。
在*,校园不仅是学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品德和社交能力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
校园常常让人联想到青春、友情和美好的回忆。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也是许多人成长和转变的关键环境。
在我的生活中,校园是学*和社交的中心。我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朋友,参与了各种活动,这些经历对我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诗歌: 在绿荫的校园里, 书声琅琅,梦想飞扬。 青春的脚步, 踏过知识的海洋。
视觉:校园的图片常常包括宽敞的操场、整齐的教学楼和充满活力的学生。 听觉:校园的早晨,可以听到鸟鸣和学生们的晨读声。
在英语中,“campus”对应于“校园”,但在不同的文化中,校园的意义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国,校园文化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校园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的场所,也是塑造个人价值观和社交技能的环境。通过对校园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本质,以及它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校】
(形声。从木,交(jiào)声。(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学堂,学校。
【引证】
《集韵》-校,教学之宫。 、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郑国谓学为校。”-郑人游于幺校。 、 《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 、 《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组词】
校序、 校室、 校学
2.
【园】
(形声。从囗(wéi),袁声。形符为“囗”(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园,所以树果也。 、 《三苍》-种树曰园。 、 《周礼·大宰》-园圃毓草木。 、 《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以场圃任园地。 、 《易·贲》-于丘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 《乐府诗集·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田园将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