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6:18
“心小志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内心虽然谦逊、谨慎,但志向却非常远大。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虽然内心可能有所保留,不愿意张扬,但其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却是宏伟和高远的。
在文学作品中,“心小志大”常用来形容那些外表平凡、内心却怀揣伟大梦想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即使起点不高,也要有远大的志向。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低调但目标明确、有远见的人。
同义词“志存高远”和“胸怀大志”都强调了志向的高远,但“心小志大”更强调内心的谦逊与外在的低调。反义词“胸无大志”和“志大才疏”则分别指没有远大志向和志向虽大但能力不足。
“心小志大”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内外兼修、谦逊与远大理想并重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含义和用法可能会有所变化,以适应不同的语境和时代需求。
在**传统文化中,谦逊被视为一种美德,而“心小志大”正是这种美德与追求卓越的结合。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鼓励人们在保持谦逊的同时,也要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这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心小志大”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鼓励人们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要保持内心的谦逊和对外界的尊重,同时不忘追求更高的目标。这种平衡的态度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平时非常低调,但他的工作成果总是超出预期。后来我了解到,他一直秉持着“心小志大”的原则,这让我深受启发,也开始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尝试这种平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小志大”:
在平凡的日子里,
我心小志大,
梦想如星辰,
虽远必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谦逊的人站在高山之巅,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温和但充满力量的乐曲,来表达“心小志大”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umble but ambitious”,它传达了相似的含义,即一个人虽然谦逊,但有着雄心壮志。不同文化中对于谦逊和远大理想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个概念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共鸣。
“心小志大”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还教会了我在追求目标时如何保持谦逊和平衡。这个成语提醒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远大的志向,同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谦逊。
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3.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
4.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