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8:27
词汇“役逐”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经过查询,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役逐”可能由两个字组成:“役”和“逐”。
结合起来,“役逐”可能指的是某种形式的劳役或职责的追赶或驱逐,即迫使某人履行职责或完成任务。
由于“役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不会出现。在古汉语或特定文献中,它可能用来描述强制性的劳役或职责。
由于“役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强行构造,可能是:
由于“役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古汉语中的一个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降低,以至于在现代汉语中不再常见。
在古代社会,役逐可能与封建制度下的劳役制度有关,描述的是强制性的劳动或职责。
由于“役逐”带有强制和压迫的意味,它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压迫感、无奈和反抗。
由于“役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役逐”用于描述某种强制性的任务或职责,如:
由于“役逐”带有强制和压迫的意味,可以联想到沉重的锁链声、劳作的汗水和疲惫的面容。
由于“役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役逐”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较为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实用。
1.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
2.
【逐】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chuò)。本义:追赶)。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引证】
《说文》-逐,追也。 、 《易·暌》-丧马勿逐。 、 《易·大畜》-良马逐。 、 《楚辞·河伯》-乘白龟兮逐文鱼。 、 《左传·左公十年》-遂逐齐师。 、 《汉书·李广苏建传》-孺卿逐捕。 、 马中锡-简子怒,驱车逐之。 、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噪而相逐。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急逐弗失。
【组词】
逐逐、 逐驾、 逐胜、 逐射、 逐利、 逐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