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1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15:13
词汇“役虑”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役虑”可以拆分为两个字:“役”和“虑”。
结合起来,“役虑”可能指的是对服役或劳役的思考、考虑或忧虑。
由于“役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人对即将或正在进行的劳役的深思熟虑或忧虑。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下。
由于“役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役”和“虑”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描述对劳役的思考或忧虑。
在古代**,劳役和服役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役虑”可能与古代社会的徭役制度有关。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不太适用,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研究中。
“役虑”可能带有一种沉重和忧虑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辛苦的劳作和内心的挣扎。
由于“役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役虑”来表达对生活的沉重思考:
岁月如梭,役虑重重,
心中忧虑,难以释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代农民在田间劳作,脸上带着忧虑的表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沉重或忧郁的音乐来增强“役虑”的情感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役虑”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对劳役的思考或忧虑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役虑”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对劳役的思考或忧虑。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下,它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
2.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