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9:52
词汇:[放词]
由于“放词”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如果“放词”是指在特定语境下放置或使用词汇的行为,那么它可以被理解为在文本或对话中恰当地使用词语。
在文学中,“放词”可能指的是作者精心选择和安排词汇以达到特定的文学效果。在口语中,它可能涉及到在对话中适时地使用恰当的词汇来表达思想或情感。在专业领域,如广告或市场营销,“放词”可能意味着选择吸引人的词汇来吸引目标受众。
由于“放词”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其词源和演变。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放词”可能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特别是在诗歌和文学创作中,正确的词汇选择可以极大地增强作品的情感和美学价值。
对于我来说,“放词”可能联想到精心的语言选择和表达的艺术,它让我想到那些能够通过文字触动人心的作家和诗人。
在我的写作和演讲中,我经常需要考虑如何放词,以确保我的信息传达清晰且有效。
在诗歌中,“放词”可以是:
在夜的深渊,我放词如星,
每一颗闪烁,都是心灵的映照。
“放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图书馆中排列整齐的书籍,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精心放词的成果。
在不同语言中,虽然没有直接对应“放词”的词汇,但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词汇选择和表达方式,这些都是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放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醒我们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写作、演讲还是日常交流,恰当的词汇选择都能增强表达的效果和影响力。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认识到了放词的艺术和技巧的重要性。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 、 《世说新语·轻诋》-词色甚强。 、 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宗臣《报刘一丈书》-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 词锋、 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