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23:32
词汇“有本有则”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有”、“本”、“有”、“则”。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有本有则”字面意思是指有根本、有原则。基本含义是指做事情有依据、有原则,不随意、不盲目。
“有本有则”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于古代对事物处理的原则性要求。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和做事方式,强调的是有依据和原则。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有本有则”是一种美德,体现了对规则和原则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强调的是遵循规则和原则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可靠的情感反应。联想上,它让人想到那些做事认真、有条理的人,以及那些遵循规则、有原则的组织或机构。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教学有本有则,每一节课都有详细的教案和计划,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有本有则”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有本有则”融入到描述自然景物的诗句中,如“山川有本有则,四季轮回有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有序排列的书架或整齐的农田的画面,这些都能让人联想到“有本有则”。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有节奏的音乐或有序的演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thodical”或“systematic”,强调的是有方法和系统性。
通过对“有本有则”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遵循规则和原则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且在跨文化交流中也有其对应的概念。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运用这个成语,以提升我的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
冶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
1. 【有】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3. 【有】
4.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则,等画物也。 、 《尔雅》-则,法也;则,常也。 、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周礼·大司马》-均守平则。 、 《周礼·太宰》-法则以驭其官。 、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 《诗·大雅·庶民》-有物有则。 、 《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组词】
则天、 则度、 则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