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2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23:01
有机可乘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有机会可以利用”,通常用来形容在某种情况下存在可以利用的漏洞或机会。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情境中,存在着可以被利用的条件或时机,常带有贬义色彩,暗示这种利用是不正当或不道德的。
在文学作品中,有机可乘 可能被用来描述反面角色的行为,如一个狡猾的商人利用市场的不完善来获取不正当利益。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警告他人注意潜在的陷阱或欺诈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策略或风险管理。
同义词:趁虚而入、趁火打劫、钻空子 反义词:无懈可击、滴水不漏、固若金汤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趁虚而入”更强调利用对方的弱点,而“有机可乘”则更侧重于存在的机会。反义词则强调的是没有漏洞或机会可以利用。
有机可乘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机会”和“利用”这两个概念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军事策略用语扩展到日常生活和商业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有机可乘** 常常与权谋和策略相关联,反映了社会中对于机会和风险的双重认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更加广泛,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的策略选择。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不正当的行为或动机相关联。联想上,它让我想到那些在别人困难时趁机获利的人,或者是那些在规则边缘寻找漏洞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商业交易中的不诚信行为,当时就有人利用了合同中的漏洞,可以说是“有机可乘”。这件事让我更加重视合同审查和风险管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市场的波涛中,
有人总能找到有机可乘的缝隙,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在每一次波动中寻找着利益的果实。
视觉上,有机可乘 可能让我联想到一张布满漏洞的网,或者是狡猾的狐狸在寻找猎物的破绽。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紧张的背景音乐,暗示着一场智谋的较量。
在英语中,有机可乘 可以对应到“to take advantage of a situation”或“to exploit an opportunity”,但这些表达通常不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利用机会的态度和道德评价可能有所不同。
有机可乘 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帮助我理解社会中的策略行为,也提醒我在面对机会时要保持道德和法律的底线。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明白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识别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机会。
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等何时?
闻之窃喜其~。
1. 【有】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
3. 【可】
4.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