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5:06
不织布,又称非织造布或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经过传统的纺纱、编织过程,而是通过物理、化学或机械方法将纤维直接粘合或交织在一起制成的布料。它具有轻便、透气、防水、耐磨、易清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工业、家居装饰等领域。
“不织布”一词源自对非传统纺织工艺的描述,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不织布的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其词汇使用也逐渐普及。
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不织布因其可回收和可降解的特性而受到推崇。在医疗领域,不织布的使用提高了卫生标准,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不织布给人以现代、高效和环保的联想。它代表了科技进步和材料创新,同时也与健康和安全紧密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不织布常用于制作环保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体现了个人对环保的支持和实践。
在诗歌中,可以将不织布比喻为现代社会的轻盈之翼,象征着快速变化和创新的精神。
不织布的轻盈和柔软特性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风声和云朵的形状,视觉上可能联想到柔和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non-woven fabric”,德语中的“Vliesstoff”,都指代相同类型的材料,但其使用和文化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不织布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也反映了社会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不织布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织】
旗帜。 同: 帜
【引证】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 、 《汉书·陈汤传》。颜师古云:“织,读曰帜。”-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织。 、 《汉书·食货志下》-旗织加其上。
3.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1. 【不织布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