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0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06:13
“不经之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没有经过验证或不合理的言论。基本含义是指那些没有根据、不可靠或荒谬的说法。
在文学中,“不经之说”常用来形容小说或诗歌中的一些荒诞不经的情节或描述。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批评或质疑某些不合理的观点或言论。在专业领域,如科学或法律,这个词可能用来指代那些未经证实或不符合逻辑的论点。
同义词:无稽之谈、荒诞不经、胡言乱语 反义词:言之凿凿、确凿无疑、有根有据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程度的差异。例如,“无稽之谈”更强调缺乏证据,而“荒诞不经”则更强调荒谬和不合常理。
“不经之说”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不经”指的是不符合常规或不经过验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事实和证据,因此“不经之说”常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基于事实的言论。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爆炸和假新闻的泛滥,这个词的使用变得更加频繁,用以提醒人们辨别信息的真伪。
“不经之说”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和不信任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不可靠的信息源和不诚实的言论,因此在交流中使用这个词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警惕或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未经证实的信息,我会用“不经之说”来提醒他们核实信息的真伪,以避免误导他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不经之说的海洋里,真理如孤岛般稀少。”
视觉上,“不经之说”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张布满杂乱无章线条的画,象征着混乱和无序。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起嘈杂的争论声,充满了不确定和疑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founded rumor”或“baseless claim”,它们都强调了缺乏证据和基础。
“不经之说”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帮助我们识别和批判那些不基于事实的言论。在信息时代,学会辨别真伪,避免传播不经之说,对于维护社会的信息健康至关重要。
曷若削汉朝不经之说,征殷周可久之文,从亲尽则迁之常规,为万代不朽之定制。
自秦始统一宇宙,悍然尊大……多援符瑞~,愚弄黔首。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说】
古语的读法。 同: 悦
【引证】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战国策·魏策》-秦王不说。 、 《韩非子·内诸说上》-宣王说之。 、 《韩非子·五蠹》-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