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8:13
词汇“不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检索,没有找到确切的标准定义和广泛认可的用法。因此,以下分析将基于可能的推测和相关知识进行。
由于“不糁”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我们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但从字面上看,“不”表示否定,“糁”可能与“糁子”有关,糁子是一种用米或其他谷物磨成的细粉,常用于制作食品。因此,“不糁”可能指的是不使用或不含糁子的情况。
由于“不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特定的文学效果或象征意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在特定的方言或地区性语言中。
由于“不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如果需要创造性使用,可以考虑如下例句:
同义词:无糁、不含糁 反义词:含糁、用糁
由于“不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可能是一个地方性词汇或特定行业的术语。
在特定的食品制作文化中,可能会有关于是否使用糁子的讨论,但这与“不糁”这个词汇本身的关系不大。
由于“不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不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很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不糁”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表达某种纯粹或原始的状态,例如在一首诗中:
由于“不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不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不糁”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其使用和意义非常有限。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扩展词汇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并不实用。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关注常用词汇和表达更为重要。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糁】
谷类磨成的碎粒。
【引证】
《结婚现场会》-一人一碗玉茭、高粱糁糊糊,里边煮着几块山药。
【组词】
玉米糁;糁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