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4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48:38
“不经世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没有经历过世间的复杂和磨难,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智慧。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天真、单纯、不谙世事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不经世故”常常用来描绘主角的纯真和善良,有时也暗示他们可能会在未来的故事中经历成长和变化。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用来形容某人过于天真或不切实际。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和经验积累。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一个人的社会经验和智慧时有所不同,但都与“不经世故”有着相似的含义或对比。
“不经世故”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在古代,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来形容贵族或书香门第的子弟,因为他们往往缺乏实际的社会经验。
在**文化中,“不经世故”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形象相对比,后者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缺乏实际生活技能和社交技巧的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一方面它让人联想到纯真和善良,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可能的脆弱和易受伤害。在表达中,它可以帮助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因为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显得非常不经世故。这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经历,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经世故”:
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
不经世故的少年,
怀揣着梦想,
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纯真的少年站在广阔的田野中,仰望着天空,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在音乐方面,轻柔的钢琴曲可能会很好地表达这种不经世故的纯真和梦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aive”或“innocent”,这些词汇在描述一个人的社会经验和智慧时与“不经世故”有着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不经世故”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物性格和社会经验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也是一个能够引发深层次思考和情感共鸣的工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将帮助我更准确地描绘人物和情境,增强我的表达能力。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
3.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4.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1. 【世故】 无故
2. 【不经世事和不谙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