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4:11
“河山破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河流和山脉都破碎了,比喻国家或国土遭受严重的破坏或分裂。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战争、灾难或政治动荡导致的国家或地区的严重损害。
在文学作品中,“河山破碎”常用来描绘战乱或灾难后的凄凉景象,如古代诗词中描述战乱后的国土。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或政治状况的恶化。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特定历史时期的国情。
“河山破碎”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在描述战乱和灾难的诗词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河山破碎”常常与爱国主义和民族复兴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民对于国家完整和繁荣的深切渴望。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沉重和悲壮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它激发了对和平与稳定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这个成语曾在讨论历史**或当前国际形势时被提及,用以强调国家安全和稳定的
山河破碎风漂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破】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破,石碎也。 、 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 、 《史记·项羽本纪》-沉船、破甑。 、 《荀子·劝学》-卵破子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
【组词】
爆破、 破瓦、 破卵倾巢、 破剥、 破坠、 破溃、 破块
4.
【碎】
(形声。从石,卒声。“石”是汉字部首之一,从“石”的字与石头有关。本义:破碎)。
同本义。
【引证】
《广韵》-碎,细破也。 、 《庄子·人间世》-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 、 《荀子·法行》-毂已破碎。 、 《列子·黄帝?-不敢以全物予之,为其碎之之怒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组词】
碎首、 碎折、 碎扯百裂、 碎身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