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4:22
喷火坦克:字面意思是指一种装备有喷火装置的坦克,用于在战场上喷射火焰以攻击敌方目标或清除障碍。这种坦克通常用于城市战或丛林战,以对付隐藏在掩体后的敌人。
喷火坦克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火焰喷射技术的发展,这种装备逐渐被应用于坦克上。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喷火坦克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发展。
在战争电影和游戏中,喷火坦克常常被用来增加场景的紧张感和视觉效果。在社会文化中,它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创造力。
喷火坦克通常带有一种强烈的破坏性和危险性的联想,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恐怖和不可控的力量。
在军事模拟游戏中,玩家可能会使用喷火坦克来清除敌方的防御工事,体验战术指挥的乐趣。
在诗歌中,可以将喷火坦克比喻为“战争的烈焰使者”,描绘其在战场上的毁灭性作用。
结合火焰喷射的视觉效果和坦克引擎的轰鸣声,喷火坦克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不同语言中,喷火坦克的翻译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装备有火焰喷射器的坦克——是普遍存在的。
喷火坦克作为一个军事术语,不仅代表了特定的军事技术和战术,也反映了人类在战争中的创造力和破坏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类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人类的历史。
1. 【喷】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3.
【坦】
(形声。从土,旦声。本义:平而宽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坦,安也。 、 《易·履》-道坦坦。 、 《广雅》-坦坦,平也。 、 《管子·板法》。注:“平也。”-坦气修通。
【组词】
平坦、 坦夷、 坦坦、 坦迤、 坦途
4.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