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6:47
词汇“孤俦寡匹”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富有深意的表达。
“孤俦寡匹”字面意思是指孤独无伴,寡少匹敌。其中,“孤”表示孤独,“俦”指伴侣,“寡”表示少,“匹”则是匹敌的意思。整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或事物非常独特,难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伙伴或对手。
在文学作品中,“孤俦寡匹”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非凡事物的孤独与卓越,如在描述一位伟大的领袖或一件稀世珍宝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使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交流中,它能够传达一种深沉和独特的情感。
“孤俦寡匹”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孤俦寡匹”常常与英雄主义和卓越成就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于独特性和卓越性的推崇。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暗示着孤独和不被理解的境遇。
这个成语给人以孤独和高贵的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们的成就和孤独往往并存。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描述那些在某个领域有突出成就但鲜有知音的人,或者在讨论某些独特且难以复制的经历时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孤俦寡匹,星辰独行,夜空深邃,唯你闪耀。”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位孤独的行者在广阔的沙漠中行走;听觉上,可能是寂静的夜晚,只有风声和心跳声相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cut above the rest”或“peerless”,它们都传达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卓越。
“孤俦寡匹”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传达了孤独和卓越,还蕴含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俦】
(形声。从人,寿声。本义:伴侣)。
同本义。
【引证】
《玉篇》-俦,侣也。 、 扬雄《太玄》卷六剧-无介俦。
3.
【寡】
少;缺少。
【引证】
《说文》-寡,少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 《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
【组词】
寡尤、 寡功、 寡见、 寡交
孤独;孤单。
【引证】
《广雅·释诂三》-寡,独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生成及彊而寡。 、 《吕氏春秋·士容》-南面称寡。 、 《老子》-自谓孤寡。
【组词】
寡老、 寡孤、 寡女、 寡立、 寡草
4.
【匹】
(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
【引证】
《说文》-匹,四丈也。 、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组词】
匹练、 匹帛、 匹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