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4:17
“发上冲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头发直立,以至于能够冲起帽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极度愤怒或激动,以至于情绪无法自控。
在文学作品中,“发上冲冠”常用来描绘人物在极端情绪下的反应,如愤怒、激动或震惊。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的情绪反应。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或情绪表达。
同义词:怒发冲冠、怒不可遏、怒气冲天 反义词:心平气和、泰然自若、冷静自持
同义词在表达愤怒或激动的程度上相似,但“发上冲冠”更强调情绪的极端和无法控制。反义词则表达了相反的情绪状态,即平静和冷静。
“发上冲冠”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怒发上冲冠。”原指愤怒到极点,头发直立,以至于帽子都被冲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各种文学和口语表达中,用以形容极端的情绪反应。
在**文化中,愤怒和激动被视为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观念。在社会交往中,过度表达愤怒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或不成熟,因此这个成语也提醒人们在表达情绪时要适度。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和戏剧性的。它让我联想到历史剧中的场景,英雄人物在面对不公或背叛时,情绪爆发的瞬间。这种联想增强了成语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工作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我几乎感受到了“发上冲冠”的情绪。这种强烈的愤怒让我意识到需要找到更健康的方式来处理和表达我的情绪。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怒火中烧,发上冲冠,心如刀割,泪如雨下。”这样的表达不仅传达了极端的情绪,还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愤怒的人,头发竖立,面部表情扭曲。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激昂的交响乐或重金属音乐,增强情绪的冲击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eing red”或“boiling with rage”,虽然这些表达没有“发上冲冠”那么形象和具体,但它们同样传达了极端的愤怒情绪。
“发上冲冠”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形容极端情绪的生动表达,也是理解*文化和情绪表达方式的一个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灌将军目眦层裂,~,怒骂之,极诋其生平,不值一钱。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为得到赵国的和氏璧,便允诺赵惠王以15座城池交换。迫于秦国势力,赵王派蔺相如带和氏璧去交换,秦王闭口不谈城池的事,蔺相如用计夺回和氏璧,并怒发冲冠地说:“如果不以城池交换,我就与和氏璧同归于尽。”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冲】
4.
【冠】
戴;戴帽子。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组词】
沐猴而冠;冠带、 冠巾、 冠狗
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引证】
《史记·萧相国世家》-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组词】
冠带医生、 冠首、 冠绝、 冠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