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3:19
“两肩荷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两只肩膀扛着一个嘴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只吃饭不干活,或者只享受不付出,是一个贬义词。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讽刺那些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人。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懒惰或者不负责任的人。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社会学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责任分配和劳动分工的问题。
“两肩荷口”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劳动和责任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是一种美德,因此“两肩荷口”这样的成语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劳而获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个人责任和劳动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不负责任和懒惰的行为。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人,从而产生一种厌恶或不满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在家庭或工作中不承担责任的人。例如,如果有人总是逃避家务,我可能会说他们“两肩荷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两肩荷口,懒散如风,
不耕不织,只求温饱。
世人皆劳,唯他独闲,
岁月悠悠,空度年华。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无所事事地坐在那里,只等着别人来伺候他。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到那些懒惰的人发出的无聊的叹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ing off others”或“free rider”,这些表达也用来形容那些不付出只享受的人。
“两肩荷口”这个成语虽然使用频率可能不高,但它简洁地传达了一种对懒惰和不劳而获行为的批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行为的看法,并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肩】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肩,髆也。从肉,象形。 、 《尔雅》-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 、 《仪礼·少牢礼》-肩臂臑。 、 《庄子·养生主》-肩之所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并肩手相接。
【组词】
肩巴、 肩甲、 肩磨、 肩排
3.
【荷】
用肩扛或担;背负。
【引证】
《列子·汤问》-荷担者三夫。 、 《论语·微子》-以杖荷蓧。
【组词】
荷锄;荷蓧丈人、 荷校、 荷担
肩负,担负。
【引证】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门者。
【组词】
荷累、 荷担
4.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1. 【两肩荷口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