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3:16
“恶道”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不正当的、邪恶的或有害的道路或途径。它强调的是一种负面的、应避免的行为或思想方式。
在文学中,“恶道”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角色的堕落路径,或者一个社会的腐败现象。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警告某人不要走上错误的道路。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伦理学,它可能指代违反规则或道德的行为。
同义词在语义上相近,但“恶道”更强调道德上的负面评价,而“邪路”可能更多指方向上的错误。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正确和积极的方向。
“恶道”由“恶”和“道”两个字组成。“恶”字自古以来就有不好的、邪恶的意思,“道”字最初指道路,后来扩展到方法、途径等含义。组合起来,“恶道”即指不好的途径或方法。
在**传统文化中,“恶道”常常与道德教化相关,是警示人们远离邪恶、坚持正义的重要概念。在现代社会,它也被用来批评那些违背社会公德和法律的行为。
提到“恶道”,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黑暗、危险和堕落。它带有一种警示和排斥的情感色彩,提醒人们要警惕和避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恶道”来劝诫朋友不要沉迷于不良*惯,或者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这个词用来描述某些犯罪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恶道的尽头,光明不再,唯有黑暗永存。”
视觉上,“恶道”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巷子、破败的街道;听觉上,可能是沉重的脚步声或警笛声,营造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vil path”或“wrong way”,它们在语义上与“恶道”相近,但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恶道”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词汇,它在警示人们远离不良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这类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达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念。
1.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