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1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16:59
“已成定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某件事情的结果或状态已经确定,无法改变或逆转。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经过一系列**或决策后,结果已经明确且不可更改的情况。
在不同的语境中,“已成定局”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已成定局”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的棋类游戏,其中“定局”指的是棋局的结果已经确定,无法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不可更改的结果或状态。
在文化中,“已成定局”常常与宿命论和接受现实的态度相关联。它反映了人对于命运和结果的一种哲学思考,即有些事情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应当接受并适应。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无奈和接受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面对不可改变的现实时的平静和接受,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过去决策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次工作项目的失败,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已成定局”,我们团队只能接受结果,并从中学*经验,为未来的项目做准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历史的河流已成定局,我们只能沿着它的轨迹前行,寻找新的起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平静河流的画面,象征着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缓慢而坚定的鼓声,代表着时间的不可逆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t in stone”或“finalized”,它们都传达了不可更改的意味,但在语境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已成定局”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描述了不可更改的结果,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现实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对于深入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事情~,不好改变了。
1.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鸡鸣不已。 、 《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德音不已。 、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组词】
不已
2.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3.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4.
【局】
(会意。从口,从尺。“尺”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本义:局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局,促也。 、 《诗·小雅·正月》-不敢不局。 、 潘民《乘舆箴》-意局而辞野。
【组词】
局守、 局定、 局囿、 局滞、 局蹐、 局脊、 局数、 局趣、 局局蹐蹐、 局促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