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3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0:34
倏忽之间 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瞬即逝。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在极短的时间内”或“一瞬间”。
倏忽之间 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至今仍在使用。它的演变主要体现在现代汉语中对其使用频率和语境的扩展。
在文化中,时间观念往往与自然变化和人生哲理相联系。倏忽之间** 常用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这个词汇常带有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词汇来形容一次意外的相遇,那种瞬间的感觉就像是“倏忽之间”,让人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倏忽之间,花开花落,岁月如梭,情深似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日出或日落的画面,表达时间的快速流逝。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钟表的滴答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in the blink of an eye”或“in a flash”,都用来形容时间的快速流逝。
倏忽之间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它不仅描述了时间的快速流逝,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乎。
1.
【倏】
(形声。从犬,攸(yōu)声。本义:犬疾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倏,走也。 、 《汉书·序传》。注:“倏忽,疾也。”-辰倏忽其不再。 、 左思《蜀都赋》-鹰犬倏眒(shēn,疾速)。
疾速。
【引证】
《广雅》-儵,疾也。 、 《庄子·太宗师》-儵然而往。 、 《楚辞·招魂》。注:“疾貌。”-往来儵忽。 、 《魏书·崔挺传》-别卿以来,倏焉二载。
【组词】
倏易、 倏霍、 倏闪、 倏忽、 倏尔、 倏瞬
2.
【忽】
(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忽,忘也。 、 《广雅·释诂三》-忽,轻也。 、 《汉书·食货志》-奈何而忽。 、 《汉书·王嘉传》-忽于小过。 、 《汉书·东平思王宇传》-忽于道德。 、 《聊斋志异·促织》-不可忽也。
【组词】
疏忽;忽忘、 忽易、 忽睨、 忽怠、 忽慢、 忽薄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间】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jiàn) 本义:门缝)。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引证】
《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 、 《墨子经》-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 、 《孟子》-其閒不能以寸。 、 、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 、 、 宋·文天祥《 后序》-得间奔真州。
【组词】
间出、 间缺、 间蹊、 间径